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窗台,我捧起那罐金黄的茶叶——黄金芽,叶片细窄修长,泛着琥珀色的光泽,像被阳光吻过的精灵。朋友凑过来问:"这茶能泡几回?"我笑着摇头:"别急,且看它如何在一杯水中演绎四季。"
第一泡:初醒的晨雾
沸水降至85℃,悬壶高冲时,茶叶在玻璃杯里打了个旋儿,随即舒展成小伞的模样。第一泡只需8秒便出汤,茶汤呈浅鹅黄色,像融化的蜂蜜。凑近闻,是清冽的草木香混着淡淡的花香,像春日里的玉兰初绽。入口时舌尖先触到一丝鲜爽,带着竹叶的清苦,转瞬又被甘甜包裹——这是黄金芽的"醒茶",如同睡眼惺忪的人,虽未完全清醒,却已露出灵动的神态。
第二泡:盛放的夏花
第二泡的水温稍提5℃,浸泡时间延长至15秒。这一次,茶叶彻底舒展开,叶片上的茸毛在水中浮动,仿佛一群穿绿裙的舞者。茶汤颜色深了一层,成了蜜色。香气骤然浓郁起来,不仅有之前的花香,还多了柑橘的清新与桂花的甜润,像夏日的花园里百花齐放。啜一口,滋味醇厚了许多,苦味褪去, replaced by 满口的回甘,连喉咙都泛着淡淡的甜意——这是黄金芽最惊艳的时刻,如同青春正好的少年,活力四射。
第三泡:沉淀的秋实
第三泡的水温保持在90℃,浸泡20秒。茶汤变成了琥珀色,像陈年的酒。香气不再张扬,而是内敛的木质香与药香交织,像秋天的森林里,落叶归根后的宁静。入口时,滋味更加绵密,带着糯米的甜香,回甘悠长,仿佛在口腔里织了一张温柔的网。此时的黄金芽,像历经世事的长者,虽不锋芒毕露,却自带一种从容的智慧。
第四泡:余韵的冬雪
第四泡的水温仍为90℃,浸泡25秒。茶汤颜色更深,接近红茶的棕红,但依旧清澈。香气变得极淡,只剩若有若无的米香。喝下去,滋味清淡了许多,但仍有一丝甜意萦绕舌尖,像冬日的雪后,空气中残留的松针清香。这一泡,黄金芽已耗尽了大部分养分,却仍不愿离去,用最后的力气留下一点温柔——如同生命走到尽头,仍想给世界留个印记。
朋友看着杯底的茶叶,感慨道:"原来一叶茶也有这么多故事。"我笑着续水:"黄金芽的好,在于它能陪你从晨光到暮色。每一泡都是新的开始,每一次都能尝到不同的味道。"
是啊,黄金芽的神奇,在于它不执着于某一泡的惊艳,而是在每一次冲泡中都展现不同的姿态。就像生活,不必追求刹那的繁华,慢慢品味,才能发现藏在细节里的美好。
下次泡黄金芽时,不妨多等一会儿,看看它如何在水中绽放,如何在杯底沉淀。毕竟,有些美好,需要时间来酝酿。